欢迎访问中爵桥隧新材料科技(河南)有限公司网站!

图片名

全国订购热线:
153-3383-8732

主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 >

公司新闻
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产品资讯

隧道逃生舱:守护隧道施工与通行安全的 “生命堡垒”​

来源:中爵桥隧新材料科技有限 作者:中爵桥隧 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6:19:10 次浏览

在隧道工程建设与运营过程中,火灾、坍塌、有害气体泄漏等突发险情一旦发生,狭窄封闭的空间会大幅压缩逃生时间与路径,人员生命安全面临严峻考验。隧道逃生舱作为专为隧道场

在隧道工程建设与运营过程中,火灾、坍塌、有害气体泄漏等突发险情一旦发生,狭窄封闭的空间会大幅压缩逃生时间与路径,人员生命安全面临严峻考验。隧道逃生舱作为专为隧道场景设计的应急防护设备,凭借其多维度的安全保障能力与灵活适配的功能优势,成为守护隧道施工人员与通行者生命安全的 “移动安全屋”,其核心优点可从以下四大维度展开:
一、超强防护性能,构建 “硬核” 安全屏障
隧道突发险情中,高温、冲击、有害气体是威胁生命的主要因素,而隧道逃生舱的核心设计正是针对这些风险打造 “三重防护”。首先,舱体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与复合隔热层,能抵御 800℃以上高温烘烤超 120 分钟,同时承受隧道坍塌时的冲击压力(部分高端型号可承受 1.5MPa 以上压强),避免舱体变形导致人员受伤;其次,舱内配备高效空气净化系统,可快速过滤一氧化碳、硫化氢等有害气体,同时通过独立供氧装置维持舱内氧气浓度,确保人员在密闭环境下能安全停留 48-72 小时,为外部救援争取充足时间;此外,逃生舱还具备防水密封设计,即便隧道内出现渗水、积水情况,也能保证舱内干燥,进一步降低次生风险。
二、功能高度适配,满足隧道应急场景需求
隧道环境的复杂性(如施工隧道的临时作业面、运营隧道的固定点位)对逃生舱的功能适配性提出高要求,而其设计恰好贴合不同场景的应急需求。对于施工中的隧道,逃生舱多采用模块化设计,重量轻、体积紧凑,可通过隧道内的轨道或吊装设备灵活移动,快速部署在施工人员集中的作业段附近,且舱门开启角度大,方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进入;对于已运营的隧道,逃生舱则多固定安装在隧道侧壁的专用舱位中,外部设有醒目的应急标识,同时配备应急呼叫按钮,人员发现险情后可迅速定位并进入舱内,通过舱内的通讯设备与隧道监控中心保持实时联系,及时传递位置与人员状况信息。此外,部分逃生舱还内置了应急照明、急救箱、食品饮水储备等物资,能满足人员在等待救援期间的基本生存需求,进一步提升应急保障能力。
三、操作简单便捷,降低应急使用门槛
在险情发生时,人员往往处于紧张状态,复杂的操作流程可能延误逃生时机,而隧道逃生舱的操作设计充分考虑了 “易用性”。舱门采用一键开启或快速拉动式设计,无需专业技能即可轻松打开;舱内设备(如空气净化、通讯装置)多为自动启动模式,人员进入后无需手动调试,系统会自动检测环境并开启相应功能;同时,舱内张贴清晰的使用说明与应急指引标识,即便首次接触的人员,也能快速了解设备功能与注意事项。这种 “低门槛” 的操作设计,确保不同年龄、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(如施工工人、普通乘客)在紧急情况下都能顺利使用逃生舱,最大化发挥其安全保障作用。
四、长期稳定可靠,适应隧道复杂环境
隧道内长期处于潮湿、粉尘多、振动频繁的环境,对设备的耐用性与稳定性要求极高,而隧道逃生舱通过严格的工艺与测试,确保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。在生产环节,逃生舱的核心部件(如舱体结构、密封件、电气系统)均经过耐候性测试,能在 - 30℃至 60℃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,同时具备抗粉尘、抗振动性能,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设备故障;在后期维护上,逃生舱的设计便于日常检查与保养,工作人员可通过简单的外部检测(如外观检查、密封性能测试)判断设备状态,核心部件的维护周期长,无需频繁拆解检修,既降低了维护成本,也保证了设备始终处于 “随时可用” 的应急状态。这种长期稳定的性能,让逃生舱成为隧道安全体系中 “值得信赖” 的应急保障设备。
从施工隧道的 “移动安全点” 到运营隧道的 “固定防护站”,隧道逃生舱以其全面的防护能力、灵活的适配性、便捷的操作性与可靠的稳定性,成为隧道安全防护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随着我国隧道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安全标准的持续提升,隧道逃生舱的应用将更加广泛,为守护隧道工程安全、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提供更坚实的支撑。